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正文

大姜高产栽培技术丨种植密度对大姜产量有什么影响?

2023-07-06 11:21:10 来源:顶端新闻


(资料图片)

#大姜高产栽培技术#大姜是无性繁殖的作物,就是用其产品器官来进行下一生长季的播种用种,所以我们要进行大姜姜种的贮存,来年春季进行催芽播种,利用姜球的发芽势,来完成又一个生长季的轮回。那么,如何来提高播种质量,及播种量的按排,就是我们需要密切关心的问题,因为这是关系大姜产量的重要因素。今天就来介绍一下。一,大姜如何进行播种并提高播种质量在大姜适播期内,按照一定的株距将已经掰好的并且用乙烯利溶液浸过后的姜种摆放在沟中,这就是大姜的播种。大姜播种前可以先浇底水,也可以播种覆土后浇蒙头水,现在大多采用的是浇蒙头水的方法。大姜姜种的摆放有两种方式,一是平播法,就是将姜种平放入沟内,使幼芽的方向保持一致。如东西沟向,幼芽一律朝南或斜向东南方向,南北沟向则一律朝向西,将种姜轻轻按入土中或泥中,使姜芽与沟面齐平即可。第二种方法是竖播法,芽一律朝上,插入土中或泥中。在我们这里几乎全部采用的是平播法,没有竖播的。大姜姜种播下后,立即覆土,以防烈日晒伤幼芽。也有采用播种一沟,从相临的第二沟沟底铲土覆盖在第一沟的姜种上,再播种第二沟,将第三沟的沟底土再倒在第二沟的姜种上,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沟,用二齿钩将靠近沟底的垄上土扒入沟内盖住姜种,然后全部荡平沟底即可。覆土厚度以4–5厘米为宜。过厚地温低,不利于出苗,过薄土壤表层易干,同样会影响出苗。最后就是浇蒙头水,趁土壤湿润喷除草剂,插竹条覆膜,让大姜进入温暖湿润的小拱棚中。这就完成了大姜的播种,但亩播种量是多少呢?二,大姜的亩播种量多少为宜关于大姜的亩播种量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有的人说用了800斤,有的人说用了850斤,也有的说用了750斤,680斤,等等吧。为什么呢?因为大姜的亩播种量得根据你自己所掰的姜种大小和播种密度来决定,这也是姜农尤其是新姜农关心的主要问题。一般情况下,高产田每亩播密苗型大姜品种,7000–7500株,疏苗型品种5500–6000株,每块姜种50–75克,用种量比较多,得700–1000斤。一般地块或者是新发展的地块,用种量会少一点,一般是600–700斤。总的来说,大姜亩播种量在650–850斤即可,但一定不能少于600斤,合理密植,大姜才会有高产的可能。那么,大姜采用的播种株距对高产有什么影响呢?如何确定最适宜的播种密度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介绍的问题,也是姜农朋友最为关心的问题。三,如何确定大姜高产适宜的播种密度在栽培大姜的所有措施中,合理密植是大姜获得高产的中心环节。因为,构成大姜单株产量的因素是组成群体产量的主要因素,就是单株姜球数,姜球重量组成的单株重量总和与株数,构成了亩总产量。单株产量又受制于大姜品种,种姜的大小,生长期的长短,土壤和肥水条件,田间管理等诸多因素。因此,确定合理的播种密度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必须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就大姜播种密度的问题,我曾经用两年的时间做过实验。在亩栽5000株时,亩产量仅有4932斤,当达到7000株时,亩产量达到5896斤,达到8000株时,亩产量达到了6366斤,这是最初栽培小姜时的数据。后来栽培疏苗型的大肉姜时,亩栽6000株时,产量达到8596斤,亩栽7000株时,亩产达到了9024斤,当达到9000株时,产量反而降低,亩产达到8366斤。这说明,大姜在一定的播种密度范围内,随着群体密度的提高,大姜的产量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达到一定密度后,产量趋于稳定,如果继续增加种植密度,产量就会下降。大姜的种植密度是否合理,受到品种,土壤,肥水条件,播种期,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合理的种植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大姜品种和具体条件来确定。通常来说,大肉姜长势强,单株产量高,应适当减少种植密度,以提高商品质量为主。而密苗型的小片姜,长势弱,单株产量低,则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光合效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同一大姜品种,在土质肥沃,肥水充足的条件下,往往茎叶繁茂,植株高大,因而株行距可适当增大。相反,在山岭薄地及肥水不足的条件下,种植的大姜往往植株矮小,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根据我们这里种植大姜多年的经验,归纳起来,对露地栽培疏苗型大肉姜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大致分为三种:1,高肥水地块指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种姜块50–75克时,可采用行距,也就是开沟的沟距60–65厘米,株距20–22厘米为宜,亩播种5500株左右。肥水适宜,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亩产量一般不会低于10000斤。2,中肥水地块指土壤肥力和水浇条件良好,含有机质略少,种姜块在50–75克时,可采用行距55–60厘米,株距18–20厘米,每亩播种6000株左右。亩产量8000–10000斤不太难。3,低肥水地块指土壤肥力和水浇条件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少,种姜在50克以下,可采用行距50–55厘米,株距18–20厘米,亩播种7000株左右。这个就很难说了,也有近10000斤的,但也有不足6000斤的人家。如果你是要种植密苗型的小姜品种,则应加大播种密度。一般在相同的肥水条件下,较大姜品种亩播量增加500–1000株。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南方和北方地区在栽培大姜时,在栽培方式上有所不同。在我们北方地区都是采用沟播扶垄的栽培方式,而在南方地区采用的却是埂子姜,平畦姜和窝子姜三种方式。那么这又如何确定播种密度呢?四,南方姜区如何确定播种密度1,埂子姜埂子姜同我们北方地区的开沟播种大姜差不多,不过它的埂更密一些,以35厘米左右,将姜种摆放沟底,株距一般17厘米左右,覆土,大姜生长后期高培土。2,高畦姜就是做成宽1–2米的高畦,行距33–50厘米,一畦播种2–3行大姜,株距17–25厘米。也有的是行距30–40厘米,株距25厘米左右,亩种植4500–5500株。或者是株距22厘米左右,或者是行距60厘米,株距20–24厘米等。3,窝子姜窝子姜顾名思义就是挖窝种植大姜了。就是做成畦宽1.2米左右,按株行距33厘米挖窝穴播大姜,生长期内通过多次培土来促进大姜的膨大,主要以收获嫩姜为主。以上介绍了大姜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及如何提高播种质量的问题。播种大姜前,要根据自己的土地情况,合理确定留种量,合理安排播种密度,并非越密越好,也不要太稀植,否则会造成产量的降低。这在我们这里就有很多的例证。同一地块,两家播种的同样品种的大姜,在我这里购买了同品牌同数量的化肥,浇地几乎同步,两家合用一口机井,一个早晨浇,一个下午浇,可最终亩产量相差一千多斤,就是因为一个人采用了一米五棵,而另一个采用了一米四棵的播种方式,最终导致产量会相差一千多斤。虽然每亩多用了不到百斤姜种,但产量却多了一千多,效益可是多增加了近千元。

标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