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坚持把落实好《北疆红色网格治理服务工作指南(试行)》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认真组织、高频调度、强力推动,推动红色力量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中进一步凝聚。
(资料图)
科学设置网格、构建有效治理体系
因地制宜划分,提高服务效能。按照“统筹规划、全域覆盖、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因地制宜、动态调整”的原则科学设置网格,以楼房区网格覆盖300户左右、平房区网格覆盖150户左右的标准划定。全市373个社区划分网格2960个,并设置唯一网格专属代码。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居民区、商圈、楼宇醒目位置公示网格示意图,加入民警信息、居民微信群二维码、监督电话等便民信息,打通网格化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强组织体系,做到快速响应。指导街道、社区完善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群众诉求快速响应、及时解决。积极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主干的社区网格组织体系,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派员建等方式建立网格党支部2880个、楼栋党小组1015个,实现有党员的网格党组织全覆盖。
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治理精度。依托社区驻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区物业等建立网格党群服务站点2216个,构建起五级党群服务中心(站点)网络,形成“15分钟服务圈”。加强小区、楼栋、单元微网格管理,推选机关单位干部、退休党员、热心人士在所居住小区担任楼栋长、单元长,打造严密有力、高效执行、反应迅速的网格体系。
配齐配强力量、为民提供贴心服务
加大经费支持,完善设施建设。围绕落实“五个三”标准,向上争取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奖补资金360万元,支持9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扩建,下拨3310万元社区为民服务资金和1393万元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为网格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激励保障,激发队伍活力。推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全部落地,将公开招聘的专职网格员统一纳入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管理,对社会招募的网格员给予补助,切实激发网格队伍工作活力。畅通社区工作者职业晋升渠道,拿出24个行政和事业编岗位面向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开展定向招录和专项招聘。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效。实行社区工作者员额管理,建立旗市区设岗招聘、苏木乡镇街道统一管理、社区统筹使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全市社区工作者配额2964个,实配3432名,平均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21人。指导各旗市区加大组织发动志愿者力度,依托网格组建暖心服务小分队7220支,参与人员达到3万余人。
健全运行机制、促进网格高效服务
明晰工作职责,提高治理水平。14个旗市区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规范职能部门纳入网格事项的准入程序,科学建立网格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明确准入区域、准入标准和准入流程,聚焦民生福祉保障、社会治安防控等重点工作,合理制定专兼职网格员工作任务,推动网格事项标准化,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工作联动运行,提升治理效能。严格落实“三级包保”和“五包一”制度,推进党建引领“一体多元、平急结合”基层治理模式,逐级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定期沟通、上下协同解决问题。社区党组织通过与驻区单位、行业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建立健全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统筹解决各自需求和难题。
健全工作机制,实现解困长效。严格落实信息定期采集动态更新机制、日常网格巡查走访机制、“有诉即应、有诉即办”机制、有事共商机制等,每年集中开展1次全覆盖“敲门行动”,核实完善网格基础信息;专职网格员日常按照“三必到、五必访”的要求,对网格进行巡查走访;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根据群众诉求、难易程度等情况科学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居民群众诉求,做到有困必纾。(呼组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