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上门说情的,肯定没有好脸色。”看到徐刘根搬出一条板凳,崔广锁不假思索。徐刘根是盐城东台人民法院三仓法庭的庭长,他的家在东台市新街镇方东村,崔广锁是他多年的邻居。“这么多年了,老徐的为人乡里乡亲都知道,上门说情的、送礼的几乎看不到了。”徐刘根院子里总有一条板凳,来人从不往屋里领,说话、做事,邻居们看得一清二楚,“哪个还敢送礼说情?”崔广锁说。
江苏最美法官、全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盐城最美法官、盐城市劳动模范,被省法院记个人二等功一次、被市中院记个人三等功两次……徐刘根扎根乡镇法庭32年,办理各类案件4100余件,调解率达70%,无一错案、无一信访、无一缠诉,凭借公正司法,他获得过很多荣誉。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徐刘根入围江苏省最美法治人物候选人。
“我是农民,离不开这片乡土” 虽然已经过了立秋,但是天气依然闷热,像极了布满了水蒸气的蒸笼。8月18日早上6点多,徐刘根利用早凉,在自家的农田里掰玉米棒子。“天这么闷热,您干农活咋还穿这么厚的衣服呢?”记者诧异地问道。 “这你就不懂了。天气热,而且这玉米地里还密密麻麻,不透气。可要是不穿严实点,那玉米叶可得把人划得伤痕累累,还会过敏。”徐刘根一头黑白相间的头发,额头的汗珠不停往下淌,“我家里共有几亩地,今年还种了一些黄豆和我们东台西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洗一把脸,喝一碗粥,换一身制服,徐刘根独自开车前往离家二三十公里外的三仓镇,8点15分左右赶到法庭。徐刘根的简历非常简单:1991年7月,从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毕业后,放弃留在南京,自愿回到东台乡镇工作;1991年进入东台法院,先被分配在新街法庭、唐洋法庭、三仓法庭。在他的履历中,除3年在南京读书外,一直生活在农村。
“在基层法庭办理的没有什么大案要案,都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案。”即便如此,徐刘根总是提醒大家:每一个小案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朱长青与徐刘根在基层法庭共事多年,据他介绍,农村里土地纠纷比较常见,有些案子因为年代久远非常复杂,徐庭长常对他们说,“有难度的案子给我来办。”在朱长青看来,徐刘根不仅有渊博的法律知识,还有严谨认真的态度。“遇到一些疑难的案子,不论是高温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徐庭长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去调查、测量,让当事人很感动。”朱长青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徐庭长是在农村长大的,对农村和农民很熟悉,只要他出面,很多矛盾迎刃而解。
“我是农民,离不开这片乡土。”这么多年来,东台法院党组也曾多次准备将徐刘根调到市区机关工作,但是他始终想坚守在乡村。“刚开始,我也不理解,为啥别的同事都想方设法调到城里,他还在十里八村苦苦坚守。”后来,看到丈夫的坚持和认真,徐刘根的妻子吴永辉渐渐理解并接受了。
“用善意、真心处理每一个案子” 有一年冬天,村民刘大姐哭诉着来到法庭,要求与丈夫钱某离婚。“那时的钱某嗜酒如命,并且每次喝酒之后都会撒酒疯,拿老婆出气。”虽然对钱某的行为深恶痛绝,但徐刘根明白,自己是一名法官,不能仅凭感情用事。 徐刘根很快打听到,钱某酒瘾很大,每次酒后才打老婆,每次在酒醒之后认错,已形成恶性循环。“你个大男人,不好好养家,就知道喝酒打老婆,算什么本事?”徐刘根对钱某的斥责毫不留情。“殴打配偶是离婚的法定情节。如果离了,又有谁愿意嫁给一个酒鬼?你儿子都那么大了,将来他娶媳妇都要受你牵连,你明白吗?”他又替钱某算了一笔账。 “可怎么才能戒掉钱某的酒瘾呢?”思来想去,徐刘根决定给经常和钱某喝酒的朋友一一打电话,关照他们不要和钱某一起喝酒,否则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然后,他又用摩托载着钱某去他经常买酒的几家小店,挨家挨户地让钱某要求店主以后不再卖酒给自己。同时,和钱某“约法三章”,要求他每周来法庭汇报自己喝酒的情况。两个多月过去,钱某彻底戒了酒,妻子也就撤诉了。“在基层法庭,婚姻家庭案件比较多,除了掌握法治的精髓,更需要用善意、真心处理每一个案子,对待每一个当事人,扬正气、促和谐,传递正能量。”徐刘根总是对同事们说,司法也是有温度的,不能为了结案而结案,而要为当事人解决事情,“你真心关心他,他总会感觉得到。”去年,法庭处理了一起特殊的案件。“当事人是一个老爷爷,因为在骑电动车送孙女的路上意外撞到人,老人家当时拿出钱积极处理,可后来在赔偿纠纷时,老人被查出癌症,无法前往法院开庭。”为此,徐刘根准备去当事人家里开庭,但考虑到不能吓到年幼的孩子,他们便去超市买了零食和慰问品,装作走亲戚的模样把庭开了。事后,当事双方的矛盾成功化解。“有些当事人家里条件不好,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也没争取到更多赔偿,我会很内疚,有时还会流泪。”遇到这样的情况,每逢过节或有空时,徐刘根都会主动去当事人家中看望,为他们带去一些生活上的帮助。
“案子在法庭谈,来家里不接待”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当事人和同事的眼里,徐刘根是一个既讲原则,又不机械的法官。“法律是威严的,但法官是有血肉的,对当事人的任何一方,都要做到既依法,更服理。只有获得当事人从心底的认可,才能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他常说,被群众认可就是一种幸福。
在长期的基层经历中,徐刘根发现,农民对诉讼的程序、规则比较陌生,导致一些矛盾长期累积,化解难度很大。“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减轻群众讼累,又能促进矛盾化解,还可以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呢?”实践中他摸索出了道德评议机制,这就是,在巡回审理时,邀请当地具有较高威信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组成道德评议小组,从道德的角度对案件和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评议,促进案件调解。 案件可以调解,但清正廉洁不能有丝毫偏离。在徐刘根心中,廉洁防线就得铸成铜墙铁壁。“我们法官要敢拍着胸脯说:我担任法官这辈子,从未收过当事人一分钱!”为此,徐刘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四不”原则:不拿当事人一分钱,不吃当事人一顿饭,不沾单位一分钱好处,不在家中接待当事人。“记得我们刚结婚没多久,有人来为案子说情,他用一条凳子放在院子里,不让人进屋。”妻子吴永辉是乡镇中学的老师,她回忆说,老徐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让想送礼、说情的人都被邻居看到,这样他们就送不了礼,也说不了情。
让吴永辉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们的媒人上门为一个案子打招呼,老徐正在院子里剁猪草,老徐当时就很来火,把刀狠狠剁在木板上,后来这个媒人再也没来过。“哪怕是我的同事领导、亲戚朋友来说情,也是一样的‘待遇’。”再后来,大家都知道老徐的秉性,案子在法庭谈,来家里不接待。“他是一个司法公信力的建设者,有着很高的个人品质和魅力。同时他也是公平正义的实践者,田间地头都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我跟他开玩笑说他就是一个移动的法庭,常为不方便的当事人上门服务。”东台法院副院长赵建东评价道。
不近人情,拒人千里之外;第一个到班,最后一个下班;女儿刚毕业时,不帮忙找工作……吴永辉对徐刘根有很多抱怨,但她依然深爱着这个有责任感、一身正气的丈夫。“他像一个小太阳,积极向上,家里的活抢着干,不怕苦不怕累,不比吃穿,不嫌贫爱富。”说起丈夫的优点,吴永辉更是滔滔不绝。现代快报+记者姜振军通讯员朱海涛朱兴龙东台法院供图
(校对 许元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