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 正文

江山壮丽 我说黄河丨黄河大合唱:永远的时代战歌

2023-08-21 05:13:54 来源:央广网
02:35

江山壮丽,我说黄河。我是延安大学鲁艺合唱团团长李延俊,也是合唱团的常任指挥。


(相关资料图)

说起黄河,你会想到哪首歌?搜索引擎里,排在第一的就是《黄河大合唱》里的《保卫黄河》。生活在黄河边,从小听着《保卫黄河》的旋律成长,如今又成了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我心里,《黄河大合唱》不仅是母亲河的歌,更是精神的引领和使命的召唤。

1938年,抗日战争正焦灼,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东渡黄河。目睹了黄河船夫与狂风恶浪的搏斗,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震撼于母亲河的壮观,又联想到战士们的抗敌英姿,于是,创作一部朗诵诗歌、为抗战发出怒吼的念头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冼星海(左)、光未然(右)

来年春天的抗敌演剧队晚会上,光未然亲自朗诵了自己在病床上一气呵成的组诗《黄河吟》,时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听后激动不已,当即决定,把它谱成歌曲。经过6天的连续写作,波澜壮阔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并迅速唱响全国,激励了无数热血青年投身民族解放的行列。而当年《黄河大合唱》的首演地,正是我们延安大学的前身之一——陕北公学的大礼堂里。

《黄河大合唱》创作手稿

光阴流转70年,2009年,延安大学恢复组建了鲁艺合唱团。虽然当时是以演唱陕北民歌为特色,但作为团长,我一直惦记着,要把《黄河大合唱》这份发端于脚下热土的红色星火传承好,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现在听到“风在吼,马在叫……”这个旋律,不少朋友可能会觉得,这就是《黄河大合唱》。其实,这只是《黄河大合唱》里的一个乐章。真正完整的《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八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

从描绘船夫与惊涛骇浪勇敢搏斗的混声合唱《黄河船夫曲》、抒发对母亲河情感的男声独唱《黄河颂》、以三弦或琵琶伴奏的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到对侵略者发出愤怒控诉的《黄水谣》、将悲伤化成胜利信心的男声对唱《河边对口曲》、如泣如诉唱出民族苦难的《黄河怨》,再到我们耳熟能详的《保卫黄河》,以及将作品情绪推向最高潮的混声合唱《怒吼吧,黄河》,《黄河大合唱》的各个乐章,由乐队和朗诵为背景,串联成一体。

面对这部巍然如山脉的艺术经典,怎么把《黄河大合唱》唱出我们的风采?在带着同学们加紧练习的同时,我也争取各种各样的机会,不断向名家大师们学习取经。

延安大学鲁艺合唱团排练现场

半个多世纪以来,《黄河大合唱》历久弥新,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也离不开几代文艺工作者的血脉传承。其中,师从冼星海、一生指挥《黄河大合唱》上千场的指挥家严良堃先生,被公认为是这部作品的权威指挥和主要诠释者。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合唱团成立不久,当时我们还没能完整地排练全部乐章,我们就有幸请严良堃先生来到了排练厅。那一天,在他为大家辅导《黄水谣》和《保卫黄河》的全情投入中,我看到了前辈艺术家对黄河、对祖国和对艺术融入血脉的热爱,也更坚定了我要带着同学们,把这部作品完整地排下来、唱出去的决心。

一生指挥《黄河大合唱》上千场的已故“指挥泰斗”严良堃

点滴努力不断汇聚,2019年5月,在《黄河大合唱》诞生80周年之际,延安宝塔山下,我们鲁艺合唱团第一次完整地演出了这部作品的全部八个乐章,唱响了属于我们的《黄河大合唱》。从当年鲁迅艺术学院的十多名师生组成临时乐队,用木鱼、汽油桶、搪瓷缸伴奏的首演,到那天我的同学们,和高水平的交响乐团合作,在最好的青春年华、在同一片土地上唱响同一支旋律,我特别感慨——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黄河之歌穿越岁月,永远令人心潮澎湃。

如今,《黄河大合唱》早已是我们合唱团的保留曲目。怎么让一批批新入团的同学,更好地理解其中那坚韧不屈、顽强抗争的精神?重温红色岁月里的创作故事,也是每次重新排练这部作品之前,我们团的“必修课”。就在一个多月前的一次演出,大家为了艺术效果,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坚持穿厚厚的中山装上场。中途有同学体力不支晕倒,我们的演唱却没有因此停下来。这份坚持,打动了观众,让台下的每个人都听得热血沸腾、热泪盈眶。那天走下舞台,同学们都激动地对我说,虽然这是最苦最累的一次演出,但这就像身临其境地战斗,再苦也要扛下去!

合唱团成员在黄河边

这些年,看着这些年轻的孩子们在这黄河旋律的滋养下,在不屈不挠黄河精神的鼓舞下,学会了更多的坚韧、担当,我特别骄傲。我想,这就是“黄河”凝聚起民族精神,滋润青春年华,绽放出的动人光彩吧!时代奔涌,中华民族已经摆脱百年耻辱。站在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每当看到母亲河浩浩荡荡,我的心里就会响起我们的《黄河大合唱》,那是冲锋的号角,是永远的时代战歌!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

如果说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黄河大合唱》就是亿万中华民族的子孙给母亲唱的一首歌,一首发自内心的歌;如果说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那么,《黄河大合唱》就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最佳的艺术的升华和典范。黄河,冲破了所有的艰难险阻,要奔向大海。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也一定会像黄河一样,冲破一切困难,奔向我们心目中的大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季苏平 柴华

记者丨赵初楠 温超

编辑丨赵亚芸 李瑞

音频制作丨刘逸飞 赵初楠

视频导演丨赵初楠

视频拍摄丨郝波

后期制作丨孙桓

包装设计丨宋瑜珊 苏倩

学术顾问丨任慧

专家统筹丨高琰鑫

学术指导单位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

鸣谢丨延安市宝塔区融媒体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标签:

返回顶部